(五)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擴量提質。樹牢“項目是第一支撐”鮮明導向,做實做細“五張清單”,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支撐全方位高質量發展。 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。加快實施“十四五”重大工程,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。鐵路方面,扎實推進雄忻、集大原等高鐵建設,推動太原鐵路樞紐西環線開工建設,推進太綏高鐵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,加快形成以太原為中心的放射型高鐵網。公路方面,加快推進10個續建高速公路項目,建成太原西北二環、離石至隰縣2條高速公路,新開工太舊高速擴容改造等6個高速公路項目,推進國道108、208、307等一級公路貫通工程,新改建農村公路3500公里,再建成三個一號旅游公路支線、連接線2400公里。機場方面,加快推進太原機場三期、運城、臨汾機場改擴建和朔州機場新建等項目,推進晉城機場項目前期工作,布局建設一批航空飛行營地項目,加大通航示范省建設力度。新基建方面,以國省公路沿線、旅游景區為重點,布局建設充換電設施,推進高速服務區能源島建設。新建5G基站2.5萬個,加快太原、大同、陽泉、呂梁等算力樞紐節點建設。水利和生態環境方面,大力推進“一泓清水入黃河”工程,實施好十項骨干工程和200余項子工程,實施全省河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,加快推進現代水網重點工程,推動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及早開工,深化“五水綜改”,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,力爭晉祠泉早日復流。 實施一批重點產業轉型項目。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、數字經濟發展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、能源產業“五個一體化”、農業特優發展等方面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,支持企業加快技術升級改造。 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。常態化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,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。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規范發展,支持民間投資項目參與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,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盤活城市老舊小區、老舊廠房、文化體育場館等資源資產。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,加強民間投資融資支持。 促進招商引資提質增效。推動向開發區賦權再升級,發揮“承諾制+標準地+全代辦”改革集成效應,提升“區內事、區內辦”水平,滾動開展“三個一批”活動,提升開發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質量,打造開發區升級版。探索招商部門“三化三制”改革,整合各方招商力量,動態完善招商圖譜,開展市場化、專業化、精準化招商。 強化要素服務保障。切實發揮項目指揮部作用,加強統籌協調,及時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問題。用好用足專項債券、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有利政策,爭取國家金融債券支持,著力破解項目融資難題。加快釋放“三區三線”調整政策紅利,保障項目用地。持續推進“兩高”企業節能減排改造和騰籠換鳥,挖潛能耗環境容量。著力提高審批服務效率,服務保障高質量項目建設。